
2023(第2届)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先锋论坛定于3月9-10日在成都召开。大会特邀4位院士和近30位专家出席并作专题报告,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研讨!详细会议议程如下:
开幕式
3月9日上午
1.领导致辞
李 彬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2.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李 阳 中国石化集团 中国工程院院士
3.科技赋能推动双碳目标与绿色高质量发展
贺克斌 清华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4.“双碳”目标下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及发展战略
孙金声 中国石油集团 中国工程院院士
5.氢能的本质安全利用技术
涂善东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6.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化工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
张 方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绿色低碳论坛
3月9日下午
1.双碳背景下的吸附分离技术与CO2 减排
陈 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2.二氧化碳的矿化固碳与资源化利用
吴 青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3.双碳背景下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李先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
4.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思考
赵金洲 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
5.基于二氧化碳的新型聚碳酸酯研究
王公应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6.绿色低碳,沈鼓集团助力“工业碳达峰”
汪创华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专家
7.石化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吴 昊 中国石化石科院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8.
鲁 玺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
CCUS及能源耦合论坛
3月10日上午
1.工业烟气碳捕集工程项目简介与下游资源化利用
陈绍云 大连理工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2.CCUS 助力碳中和目标及国家能源集团工程实践
徐 冬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3.延长石油CCUS 技术进展与展望
倪 军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部部长
4.二氧化碳提高油气采收率与地质封存协同方法
芮振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
5.新型绿氢技术与指标体系
骞伟中 清华大学教授、化学工程系副书记
6.二氧化碳分离材料与吸附碳捕集技术
邢华斌 浙江大学教授、工学部副主任
7.资源碳中和技术:秸秆制汽柴油
江 霞 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常务副院长/教授
8.
孙楠楠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副主任
CO2利用技术论坛
3月10日下午
1.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利用技术
郑 珩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电驱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免分离高纯化学品和食品
曾 杰 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3.二氧化碳高效固定为二氧化碳共聚物新材料
王献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4.CO2 选择催化转化材料
肖丰收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5.CO2 加氢耦合芳烃烷基化反应新技术
袁友珠 厦门大学教授、国家工程室主任
6.二氧化碳电化学制化学品
孙 磊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7.发展甲醇燃料,实现CO2 减排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金先扬 吉利汽车资深总工程师
8.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现状
王集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9.双碳背景下流化床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
朱治平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会议费3000元/人,石化联合会会员单位代表250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