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城乡无废设计论坛
    2023UV+X可持续论坛之UVW城乡无废设计与智能技术论坛
    (GMT+8:00) 北京, 重庆, 香港特别行政区, 乌鲁木齐
    资源类型
    Competition
    Event
    主办方
    关联方
    受众行业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al
    资源详情

    活动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携手“2023景观节暨第二届园林景观新场景新材料展览会”与“UVW可持续论坛”,举办本次UVW城乡无废设计与智能技术论坛。本次论坛的目标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并探讨废物管理的最佳实践和创新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论坛,我们希望能够在环保领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汇集各界专家、从业者和相关人士,共同探讨解决废物问题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无废(Zero waste)并非完全不产生垃圾,而是通过各种努力,使垃圾量不断趋近于零的过程。无废发展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新模式。无废理念作为城乡建设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给城乡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风景园林领域的无废设计策略包括方案设计、设计技术、材料应用、组织方式四个方面。

    论坛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无废学术沙龙和无废设计工作坊,分别以相关专业人士和学生为主体,从不同视角对无废话题进行探讨。

    会议议程

    无废学术沙龙
    时间:2021年7月21日(星期五)下午
    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E5-330分论坛2
    议程:
    13:30 – 14:00 | 开幕式——领导致辞
    14:00 – 16:00 | 跨领域主题演讲
    16:00 – 16:30 | 圆桌会议
    16:30 – 16:45 | 总结发言

    无废设计工作坊
    时间:2021年7月19日—2023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B2-78
    议程:
    7月1日 活动主题发布
    7月1日 – 7月10日 方案构思与提交
    7月13日 评比结果通知与线下制造邀请发布
    7月15日 邀请确认
    7月19日 – 7月20日 现场制作
    7月21日 – 7月23日 作品展览
    7月23日上午 论坛闭幕式——作品汇报与颁奖

    论坛一:无废学术沙龙

    论坛的无废学术沙龙部分是一个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设计师、艺术家提供的跨领域交流的平台,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先锋,他们在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学、设计美学、艺术创作等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个板块的目标是促进学术界之间、产学研间的合作与互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

    在无废学术沙龙部分,将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分享和探讨,进行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等,交流最新学术成果,探讨不同领域研究项目,提供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的机会。这个平台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和实践。

    论坛二:无废设计工作坊

    景观无废设计工作坊旨在促进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与了解,加强学生与专业人士的沟通与接触,从新的视角对无废理念进行探讨。工作坊将邀请专业人士,从前期概念,线下搭建,汇报评选等多个阶段深入参与,全面深化学生对无废理念的理解。

    招募要求和报名须知

    活动面向全国招募有志于投身可持续材料利用、循环再生、无废设计实践的相关专业者,包括但不限于园林、风景园林、景观、环境艺术、材料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公共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在职工作者及感兴趣的居民。
    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参赛,线上团队招募数量不限(团队成员均不可到达现场完成搭建),每组3-5人,提交方案后选拔邀请部分团队进行线下制作(团队均可到达现场/至少1名同学可至线下完成现场搭建)。若团队有较为成熟的原材料会优先选择进行线下搭建。
    请线下团队务必确保7月19日-7月20日现场制作阶段到达现场完成制作过程,并请确保7月21日与7月23日组内至少有一位同学到场参加无废论坛、工作坊汇报、颁奖。
    工作坊期间举办无废论坛,邀请专业名师进行无废理论、无废材料、无废设计方法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讲解,制作阶段也会安排导师进行现场指导。
    PS:因场地及物料均需提前准备,如行程有变无法参加活动,请提前自行转让活动名额。

    设计方法和材料准备

    可参考各领域内的无废设计方法,利用再生材料或回收材料等来重新创作艺术装饰品,把“废弃物”升级,变为有情感、有价值的物品,延长其使用时间。作品主题与名称自拟,如:“混凝土的新生”、“废瓶新衣”、“再造箱包”等,作品规模约1m³-4m³之间(可适当调整)。
    原材料:设计材料可自行准备循环再生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再生玻璃等,或收集身边的可用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废旧纸箱、回形针、塑料瓶、废旧衣物、瓶盖、绳索、家具、轮胎、花瓶、杂志报纸、门票等,建筑垃圾如废旧混凝土、废弃砖瓦,工业垃圾如废弃电线、瓷砖、螺丝钉等工业废料。

    成果提交

    选拔阶段
    组长加入组长群,并于7月10日24:00前将初步方案构思(200字方案构思+方案展示图+现有材料及材料需求(ppt/pdf/word均可)发至邮箱:lmq15952027018@163.com
    主办方择优选择团队进行线下搭建,选拔结果与线下制作邀请于7月13日24:00前告知。
    线下搭建与成果提交阶段
    同学们需在7月20日22:00前将以下2项成果打包发送至邮箱lmq15952027018@163.com或微信lmq15952027018:
    1.最终汇报PowerPoint(≤10页):包括设计主题、名称、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展示、原材料来源、无废设计策略等内容。
    2.过程视频:全过程记录视频短片,3-5min.(如工作坊物料筹备和制作过程等)

    评分与奖品

    线上提交成果后,评选出10组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邀请部分组至线下参与workshop搭建。
    线下搭建团队择优选拔前三名优胜奖,颁发优胜证书与参与证书,并发放奖品。

    发布者
    碳LIVE
    主办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主办方
    同济大学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主办方
    园景人
    关联方
    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联方
    广东省本科高校安全健康人居环境虚拟仿真校企联合实验室
    关联方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
    关联方
    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协会
    关联方
    同济大学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景观空间分实验中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