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台达杯”设计竞赛
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阳光·零碳建筑
(GMT+8:00) 北京, 重庆, 香港特别行政区, 乌鲁木齐
资源类型
创新比赛
主办方
受众行业
能源
建筑
环保
材料
出资规模0 - 100000 CNY
资源详情

竞赛宗旨:

《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作为目标。在校园建设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引导教育系统师生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本届竞赛以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和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社团综合楼为题,加快推动学校建筑低碳化发展,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学校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竞赛主题:阳光·零碳建筑

竞赛题目

1.零碳设计项目: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

2.零碳提升项目: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社团综合楼

奖项设置及奖励形式:

一等奖作品:两个项目分别评审出1名一等奖作品,共计2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100000元奖金(税前);

二等奖作品:两个项目共评审出4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20000元奖金(税前);

三等奖作品:两个项目共评审出6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5000元奖金(税前);

优秀奖作品:两个项目共评审出20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1000元奖金(税前);

入围奖作品:两个项目共评审出30名,颁发证书

技术专项奖:名额不限,颁发证书。

设计创意奖:名额不限,颁发证书。

参赛要求:

1.欢迎建筑设计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研发生产企业等单位,组织专业人员组成竞赛小组参加竞赛。

2.请参赛者访问www.isbdc.cn,按照规定步骤填写注册表,提交后会得到唯一的注册号,即为作品编号,一个作品对应一个注册号。提交作品时把注册号标注在每副作品的左上角,字高6mm。注册时间2023年3月25日~2023年8月15日。

3.参赛者同意组委会公开刊登、出版、展览、应用其作品。

4.被编入获奖作品集的作者,应配合组委会,按照出版要求对作品进行相应调整。

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电子文件须在2023年9月15日前提交组委会,请参赛者访问www.isbdc.cn,并上传文件,不接受其他递交方式。

2.作品中不能出现任何与作者信息有关的标记内容,否则将视其为无效作品。

3.组委会将及时在网上公布入选结果及评比情况,将获奖作品整理出版,并对获奖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4.获奖作品集首次出版后 30日内,组委会向获奖作品的创作团队赠样书 2 册。

5.竞赛活动消息发布、竞赛问题解答均可登陆竞赛网站查询。

所有权及版权声明:

参赛者提交作品之前,请详细阅读以下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

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凡主动提交作品的“参赛者”或“作者”,主办方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归属作如下不可撤销声明:

1.原创声明

参赛作品是参赛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该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进行版权登记,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参赛者保证参赛作品终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参加其他的设计比赛或转让给他方。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及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

为了更广泛推广竞赛成果,所有参赛作品除作者署名权以外的全部著作权归竞赛承办单位及冠名单位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权:享有对所属竞赛作品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出版和宣传的权利;享有自行使用、授权他人使用参赛作品用于实地建设的权利。竞赛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展示和宣传等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参赛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作品转让、复制、转载、传播、摘编、出版、发行、许可使用等。参赛者同意竞赛承办单位及冠名单位在使用参赛作品时将对其作者予以署名,同时对作品将按出版或建设的要求作技术性处理。参赛作品均不退还。

3.参赛者应对所提交作品的著作权承担责任,凡由于参赛作品而引发的著作权属纠纷均应由作者本人负责。

声明:

1.参与本次竞赛的活动各方(包括参赛者、评委和组委),即表明已接受上述要求。

2.本次竞赛的参赛者,须接受评委会的评审决定作为最终竞赛结果。

3.组委会对竞赛活动具有最终的解释权。

4.为维护参赛者的合法权益,主办方特提请参赛者对本办法的全部条款、特别是“所有权及版权”声明部分予以充分注意。

附件下载
file附件3 专业术语.zip
file附件2 广州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社团综合楼项目.7z
file附件1 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项目.7z
发布者
碳LIVE
主办方
国际太阳能学会
主办方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
主办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