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绿色化学化工创业大赛
2023“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苏伊士指定命题发布
(GMT+8:00) 北京, 重庆, 香港特别行政区, 乌鲁木齐
资源类型
创新比赛
主办方
关联方
受众行业
能源
化工
材料
出资规模0 - 30000 CNY
产品成熟度 - 较低
资源详情

2023“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苏伊士指定命题发布

“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自2019年发起至今,已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赛事之一。迈入第5年的“SCIP+”大赛将以“绿色·化未来”为主题,围绕化工产业的“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碳循环”三大领域需求强化创新引领,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大赛专设企业指定命题单元,参赛者可根据企业创新需求,提供项目解决方案或创业实践成果。指定命题获奖团队将有机会与命题企业展开深度对接,实现双赢合作。大赛组委会也将陆续发布来自大赛合作伙伴的命题解读,帮助参赛者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优化打磨创新项目。

2023 SCIP 苏伊士 企业指定命题

基于生物质循环利用的连续流生物制氢技术

背景描述:

氢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载体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生物质循环利用的制氢技术关注可持续性原材料的使用,是电解水制氢和传统石化原料制氢的重要替代。其中,生物制氢技术在常温常压下,依靠酶的催化活性将生物质中水分子与有机底物转化为氢气,对低含固率进料如高浓有机废水、剩余污泥、厨余垃圾、糖解后的纤维素等原料有很好的适用性。

但是,相关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仍广泛面临微生物种类选择困难、产气成分复杂(分离困难)、转化效率低、连续性差的问题。

企业关注点:

能提供连续流生物制氢技术,并具有良好工业化应用潜质的团队。技术所涉及的生物质原材料不做明确限定。在技术选择上,优先考虑暗发酵技术,同时鼓励生物制氢与其他技术的协同(如制氢/制甲烷协同,微生物电解池MEC等),以提高氢气产率。

可持续能源电力的化学储能技术

背景描述:

清洁能源电力(如风电、太阳能电)的生产通常具有地域局限性,进而带来输配和使用上的困难。新能源化学储能技术(国际上称E-fuel)是一类通过清洁能源发电,将电能转化至易存储和运输的能源载体上(如氢气等气体燃料或甲醇等液体燃料)的技术,旨在解决电力存储的痛点。

企业关注点:

能利用绿电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和电解水,以及能后续进一步合成液体燃料(如甲醇)的成熟技术。对捕集的二氧化碳来源不做明确限定,鼓励可捕集废弃物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的技术。

废弃塑料的物理、化学回收技术

背景描述:

中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长期以来,大量不易回收的塑料进入垃圾焚烧厂被焚烧,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进正极大促进塑料资源化利用进程。而随着欧洲开始对进口塑料产品中可再生塑料占比提出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也开始产生使用再生塑料的需求。而随着政策的开放,诸如“瓶到瓶”的高品质塑料回收并直接用于食品级塑料包装生产迸发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固废”和“资源”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复杂成分的混合物,因此在进行资源化回收时需要对目标物质进行强化分离。而如何平衡“分离耗能投入”和“回收物价值产出”之间的关系,则成为评估一项技术时的重要关注点。

企业关注点:

食品级PET塑料的高质量回收技术,及能快速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公司或团队。对回收技术的类型(物理/化学回收)将不做限定,但用于分离和造粒的成本将被仔细核算。

生物炭制备及下游应用开发

背景描述: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通过热裂解转化得到的固态产物,其在农业、环境、低碳循环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不同原材料和制备工艺条件下,生物炭的性质(如比表面积、官能团组成、持水量等)具有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其下游应用场景。同时,有关生物炭下游利用与碳信用认证的关联同样引发行业内的较大兴趣。

企业关注点:

适用于规模化工艺生产的生物炭制备工艺。我们鼓励制备工艺关注获取更高吸附性能的产品。同时,重点关注能通过生物炭制备和利用获得自愿碳减排认证的企业或团队。

高温热裂解及气化制取合成气技术

背景描述:

低品质生物质或含碳固体废弃物(如低质塑料等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条“变废为能”,实现石化原料替代的重要路径。其中,将通过高温热裂解和气化技术获取的 “合成气”用作化工原材料,未来可能成为对垃圾焚烧发电的重要替代。但是,低质材料生产的合成气通常组分复杂,需要较为繁复的分离工艺才能进到下游利用阶段,因此迫切需要技术创新。

企业关注点:

以生活垃圾、低品质生物质为原材料生产合成气的热裂解及气化工艺,及后续的气体净化工艺。我们鼓励本领域团队考虑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垃圾焚烧设施进行改造,辅以气体净化设备,以制取高品质合成气。

2023 SCIP企业介绍——SUEZ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160多年来,苏伊士集团一直致力于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服务,并凭借其创新且富有韧性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水务和固废服务。集团在40个国家的4万名员工积极赋能客户,为客户在资产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创造价值并推动低碳转型。2022年,苏伊士集团为全球6800万人生产饮用水,为3700多万人提供环卫服务;通过污水和固废处理转化生产3.7太瓦时的能源,并避免4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2022年苏伊士集团的营收为88亿欧元*。

苏伊士约70年前进入亚洲市场,起步于东南亚,继而扩展至中国的发展也近50年。苏伊士在亚洲有逾6500名员工,已建成超过600座水厂和污水处理厂。集团与各地伙伴合作为逾2500万人和19个工业园区提供水务和固废资源管理服务。在中国,苏伊士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也是引领亚洲环保行业的标杆。如今,苏伊士与各地市政和工业客户的合作项目遍布中国30多个主要城市和地区,在澳门运营中国水务行业的第一个PPP项目,在上海运营亚洲最大的危废焚烧设施之一,在重庆的投资逾40亿元人民币。

*以12个月为基础进行核算。

参赛对象及要求

大赛设定创业创新组和创业实践组:

创业创新组参赛对象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本科生和在读研究生、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高校青年教师以及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

参赛申报人
须为项目负责人

参赛对象以“绿色·化未来”为主题,拥有创新科研成果,形成创新的产品升级建议或市场开拓建议,具有完善的项目建议书,可进行成果转化。

创业实践组参赛对象
已注册公司国内外初创企业和团队,应拥有基础产品、技术或服务原型,具备自有知识产权,寻求商业规模化。

参赛申报人须为公司和团队创始人、法定代表人或技术负责人。

赛程安排

启动和报名|6月27日—9月30日

各参赛团队通过大赛网站(http://plus.scip.com.cn)进行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

初选和复赛|10月—11月

10月,评审委员会按照评审规则,选出进入复赛的团队,组委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复赛团队。

11月,组委会组织举行线上复赛,评选出进入决赛团队,组委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决赛入围团队。

入围团队优化作品|决赛前

组委会将聘请行业专家对决赛入围团队进行赛前辅导,以获取更好的展示效果和更强的竞争力。

决赛|12月

参加决赛的团队进行现场展示,由产业、资本等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进行评审。

加速孵化|决赛后

对获奖团队进行为期一周的浸润式孵化培训,从创新思维、客户验证、产品/服务设计方面提供支持,建立可持续可规模化商业模式,进行影响力测试、项目路演及投资人对接会等。

大赛奖励

除奖金外,获奖项目还将有机会:

1、获得天使基金“雏鹰计划”资助。

2、进行浸润式商务考察和加速孵化以及与投资人对接。

3、与行业专家交流,开展产业对接应用落地和市场开拓。

4、获得上海化学工业区内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免费工位,以及享受相应扶持政策进行研发、小试、中试等活动(参照《上海化学工业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实施办法》)。

参与方式

各参赛团队可从电脑端进入大赛网站 http://plus.scip.com.cn 进行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

如需咨询

欢迎添加 IH Fellow 微信(备注:SCIP)

发布者
碳LIVE
主办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方
中国化工学会
主办方
华东理工大学
主办方
SCIP
关联方
SUEZ
关联方
中国石化
关联方
华谊集团
关联方
投资上海
关联方
IHSH
关联方
Red Avenue Foundation
关联方
Business France
关联方
AngloAmerican
关联方
Brightlands
举报